奏嘛新闻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德州市平原县前曹镇小郭村党支部书记何传玉:致富的带头人 百姓的“当家人”

2020-07-10 09:14

发表于山东

  平原县前曹镇小郭村是一个只有40户村民的村庄,别看这个村不大,但民风淳朴,近年来在党支部书记何传玉的团结带领下,不断开拓创新,现在村里有了产业,村民的腰包也鼓了。在担任党支部书记的24年里,何传玉勤勉踏实、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勇于进取,在平凡中见伟大、在细微中见精神,为了村民沉甸甸的信任,他积极为群众寻致富路子、拓增收路径,真正做老百姓的“当家人”“贴心人”。


“一碗水端平”的工作作风

  “入了合作社我就吃亏了,我可不想入。”

  “政策对大家伙儿都是一样的,你虽然是我兄弟,也不可能对你有特殊照顾。”

  2017年9月份,小郭村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全村入社率达到100%,整合了500亩土地,第一年群众每亩分红1225元,集体增收4万元。但在合作社成立之初,还是遇到了一些阻力,其中问题最大的就要数何传玉的亲兄弟何传祥了。

  何传祥思想比较保守,对于村里的新政策一时不能接受,在成立合作社之初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自己地多,收益也不错,如果加入了合作社,按政策会重新分地,担心自己的收益会减少,再加上何传玉是村党支部书记,又是自己的亲兄弟,就想在政策上有些特殊待遇。

  “入社政策对大家都是一视同仁,我自家兄弟对政策上认识有偏差我可以再去给他解释,但是我不能因为他而损害其他群众的利益。”何传玉说。

  那段时间,何传玉多次到何传祥家做工作,给他算对比帐,详细地介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何传玉苦口婆心地劝说,何传祥不再固执,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了合作社。

  “多亏了当时我兄弟给我耐心地讲解入社政策,现在地不用自己种,每年领到的分红和之前自己种地收入差不多,而且我也有时间出去打工了,一天能挣200多呢。”如今的何传祥说起自己当时的想法还有些不好意思。

  在小郭村,不管推行什么新政策,只要合情合理,老百姓们都能很快接受,村里的风气一直很正。这得益于何传玉多年来一直秉承着“一碗水端平”的工作作风,帮理不帮亲,老百姓们对他都很信服。


把合作社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咱现在浇地费用很高,也不方便,还是要铺设浇地电缆和管道。”

  “可是咱合作社成立时间不长,拿不出那么多钱啊”

  “没事,钱的事我来想办法,我自己可以先垫一部分。”

  2019年3月份,为了解决合作社浇地费用高和浇地困难的问题,何传玉和社员们在一起讨论着要在村里铺设浇地电缆和管道。但投资资金高,合作社资金不足使这项工程一直未能实施。眼看着又要到浇地的时间了,如果今年还不能铺设电缆和管道,用普通机器浇地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何传玉二话不说,自掏腰包8000元为合作社购置了铺设浇地电缆和浇地管道。

  “加大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建设很有必要,既能降低合作社成本,也能让村民、集体增收,而且这是个长期有益的事情,咱不能因为合作社一时资金短缺就把这个事搁置下来。”何传玉说出自己当时的想法。

  有了何传玉提供的这笔资金,合作社在2019年铺设了近两千米的浇地电缆、近千米的浇地管道,当年,合作社分红达到每亩1155元,村集体增收近8万元。

  自从成立了合作社,何传玉建仓库、买机器设备,他一直把合作社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对于何传玉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如何增加合作社的收益,如何让老百姓多拿些分红。

  这不,今年何传玉调研粮食市场发现,新上市的粮食价格普遍偏低,随收随卖卖不出价格,为了增加粮食的收入,今年4月份,由何传玉牵头,小郭村合作社投资近4万元,建设了216平方米的钢结构标准仓库,仓储能力达到40万斤,如果按每斤增收1毛来计算,就能够增加收入4万元。

  说起下一步的打算,何传玉可是信心满满,“为了增加合作社和集体的收入,目前我们建设了8个高标准大拱棚,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下一步我们计划利用建设的大棚种植早春西瓜,同时联合附近8个合作社成立联合社,整合资源,统一购进物资农资,减少群众的开支,另外,我们还要拓宽养殖渠道,让村民再增加收入一部分收入。”

平原融媒记者:王亚群

平原欣闻

作者:王亚群

阅读量:472

满意

0

基本满意

0

不满意

0

打开“奏嘛新闻”看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