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昌乐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大众日报》刊发《昌乐县:科技赋能,花菇小镇“绽放”》

爱昌乐

2021-05-13 10:11

b17eca8065380cd7ac903b32a50dd13c58828130

大众日报记者 谭佃贵 通讯员 王玉龙

“浙江的客商看好了咱这个项目模式,要投入两千亩地连锁复制花菇产业园,刚才沟通了好一阵子……”从繁忙的电话中抬起头,昌乐县平原花菇小镇负责人于君胜忙不迭地招呼记者一行。

于君胜的身边,种植花菇的大棚里,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花菇长势喜人,散发着独特的诱人香气。走出大棚,放眼望去,园区内别具一格的花菇大棚一座连着一座,中粮集团、盒马生鲜、京东京喜、潍坊中百大厨房等众多客商、参观者络绎不绝。

“我们的花菇批发价格是每斤12元至24元,一个大棚720平方米,可放2万多个菌棒,每个菌棒可产2斤多花菇,一个棚一年的产量在12万斤左右,亩产值过百万元。”于君胜向记者介绍,目前园区共建设了拥有专利权的双层膜高标准智能大棚18个,与中国农科院创新研发专业花菇种植设施,创新升级中央空调技术,达到棚内温度、湿度、光气可控的最佳效果。

花菇是香菇在特殊气温条件下的升华品种,是香菇的一种,比普通香菇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近年来年产四千多万吨。香菇是其中产量最大的品种,年产一千多万吨。”于君胜说,产销两旺的表象下,香菇的生产也面临一些制约,“依然是个体农户独立种植,靠天吃饭,没有形成产业化,更没有驰名的香菇品牌。特别是种子问题,菌种一直未有培育升级,严重阻碍品质发展。”

在多年试水的基础上,一直从事生物科技产业的于君胜去年正式成立山东金谷珍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昌乐县红河镇建设了平原花菇小镇,致力于花菇的研发生产。

截至目前,他们已经投入逾四千万元,建成菌种制备实验室、菌棒生产流水线、花菇脱水处理车间、标准化食品生产线、恒温库和所有产业链配套车间,以及种植大棚18个。

公司还成立了食用菌研究院,网罗了香菇行业知名的专家学者,兼并了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菌种研发基地,组织专家不断采集、驯化优质菌种。目前公司已经研发生产出富硒花菇等新品种。如今,公司正在建设集花菇菌种研发、育菌、出菇、运营、精深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建成后将涵盖新型智慧设施农业、食用菌研发、食品深加工、医药中间体等多个行业。

“这是我们自创的智慧恒温大棚,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产量最高的食用菌生产系统。这个智慧系统能够实现花菇生产全天候全季节恒温恒湿,大大提高了花菇产量和土地利用率。”于君胜说,平原花菇小镇立足农业品牌化,推行生产环节标准化,从菌棒的原料采购到用水检测,都严格把关,采用自然无污染的原材物料,配以优质菌种,既保障了产品品质的均一性,又确保了产品无农残、药残。

“因为花菇不是直接种在地上,所以它对土地没有要求,无论是五荒地还是不毛之地,都可以用,不跟粮食生产争地,产出非常高效。”山东金谷珍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锡恩掰着指头细数花菇产业的好处,“平原花菇小镇园区发展这几年以来,声名远播,连浙江、湖南等地的客户都前来考察合作。”

“我们是2018年通过招商引资来到昌乐县的,在红河镇的支持下,成立了农业合作联社。村集体牵头在各个村成立农业合作社,进行日常协调管理,并参与利润分成,一个棚一年能给集体带来大约三万元的净收入。村民可以投资兴建大棚,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帮销产品,一个棚一年收入至少十万元;不愿自己建棚的,可以去合作社打工,农民变工人,一个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现在已经有100多位村民来工作,年龄最大的都70岁了。”刘锡恩说。

“下一步,我们准备构建系统化的城乡协同发展平台,结合基地位于千年汶河岸边的地理优势,打造设施农业与生态保护、观光旅游一体化的产业项目。”于君胜对花菇富农的路径信心满满。

打开“爱昌乐”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