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昌乐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昌乐县以科学评价引领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爱昌乐

2021-01-22 09:01

昌乐融媒1月22日讯(记者 任宁 通讯员 郝同军 毛连锋)日前,从有关方面获悉,昌乐县育人质量夺得全市第一名。作为衡量一个县域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育人质量”连年保持全市领先,这标志着我县实施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根深叶茂、开花结果。我县被确定为全市首个素质教育创新发展先行区、中小学校思政工作创新先行区,同时荣获全市教育系统唯一的“关心国防建设十佳单位”称号。2020年,全县70个“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示范学校”项目实行挂牌管理,3000多名学生在国家和省市各级各类赛事中摘金夺银。

顶层设计  

坚定素质教育发展方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我县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学生核心素养和基本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顶层设计,加强过程调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必须纠正办学理念,从“育分”转到“育人”上来。自2017年开始,教育系统就明确了“坚持质量立教、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方向,并在“昌乐教育”网站开设“素质教育大家谈”专栏开展讨论,进一步凝聚共识。“教育质量就是职业尊严,工作业绩就是至高荣誉”已成为全县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行动自觉和价值追求。  

思想的种子,只有落到现实的土壤中,才会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必须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此,我县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学生品德、学习、审美、创新等“九大素养”,着力培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体魄健康、才艺广泛、崇尚劳动、富有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合格学生。  

坚定的素质教育方向,还需要科学的评价引领。为此,着眼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县将音体美劳课程开设和教育教学情况一并纳入学校和教师考核体系。一方面,突出质量核心评价导向,将学校督导评估中的学生学业水平发展指标调整到50%以上;另一方面,突出构建“底线管理+特色发展”的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学期末每名教师要对学生学业发展情况进行述评,并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同时,强化五育并举导向,创新德智体美劳评价办法,通过信息化等手段,以伴随性收集、过程性记录、写实性评价等方式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及时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多元成才。我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得到教育部肯定,并在相关会议进行重点推介,昌乐二中、实验中学、北大公学学校被确定为“全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题校”。  

五育并举  

高质量推进素质教育落地落实  

五育并举,全面育人,育全面发展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县用心用情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使命。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系统始终把党建统领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红色引擎”,健全完善“党、团、队”一体化育人体系,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在深化思政课程研究基础上,深入挖掘各学科思政育人元素,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而行、协同育人。我县被确定为潍坊市首个中小学校思政工作创新先行区。《“四大建设”打造新时代中小学思政工作新格局》被评为市中小学十大党建品牌项目和市教育现代化动力集成机制创新典型案例。  

教育提质,科研先行。坚持轻负高效的质量提升之路,向教科研要质量,是我县发展素质教育的务实举措。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推进在省、市产生广泛影响;2020年度潍坊市高中教学成果奖我县共获得46项;现代教育治理局长突破项目《建立合作共同体和学校联盟推动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入选全市十大优秀案例,被认定为市优秀教学成果现代治理改革创新奖。2020年11月,我县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资源应用研究试验区。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打造精彩纷呈的校园体育文化。23所学校分别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冰雪、足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潍坊市橄榄球锦标赛,我县勇夺女子第一名、男子第二名的好成绩;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成绩实现全市“三连冠”。特师附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之“沙包飞舞,快乐来袭”在全市推介,并连续两年在教育部“传承的力量”栏目展示。  

坚持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校校有品牌,努力让学生提升艺术素养,能够识别美、欣赏美、创造美。2020年,我县被确定为全市艺术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县,艺术抽测办法在全市推广。1所学校荣获市美育特色学校称号,5所学校的合唱节目被选拔参加全市艺术展演。全县“教育最美”师生书画摄影展、艺术教师才艺展示和学生艺术教育成果汇报演出等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全面展示了一年来我县艺术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  

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坚持每学段每周开设不少于一节课的劳动课程。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时间和空间,全县建成86处劳动实践基地,其中3处被评为潍坊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5所学校的劳动教育典型案例荣获省优秀案例,1所学校被授予山东省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优化环境  

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保障体系  

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我县坚持在师资培优、家校合作、社会共育等方面下功夫,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  

坚持强师兴源,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双千计划”,按照五年新招教师不少于1000人的目标,再招教师150人。近年来已累计新招各类教师2665人。每年寒暑假,组织教师进行全员培训2万人次。以“轻负担高质量”为基本价值导向,通过竞争上岗组建学科教研室,465名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促进了教学专业化、指导精准化和管理扁平化。深入实施“县管校聘”,2020年跨校竞聘交流教师210人,基本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年内共有1066名教师获全国和省市县表彰。  

家校合作,助推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和“师爱进万家”大走访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开发利用“亲子共成长”微信公众号、幸福路平台和教材等资源,组织家长上好家长课程。128名学生和家长作品在全市“爱家”“践行家风家训好少年”和“书香之家”等评选活动中获奖;“家校共育超市”10件课程在全市推介,4篇案例被评为市家校育人优秀“金点子”案例。面向家长发放教育惠民服务卡2万多张。  

社会共育,合力提升素质教育品位。盘活社会教育资源,强化知行合一,建设县级研学基地40处,其中3处被评为潍坊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组织开展红色研学教育,全县新建和开辟4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红色基因传承中心、1个校园博物馆、11个科技农场,其中北大公学校园博物馆被授予潍坊市科普教育基地。统筹城镇资源,确定507处中小学生思政教育基地。县委23名宣讲团成员、53名法治校长和178名“五老”志愿者深入校园,面向青少年学生现身说法260场次。

打开“爱昌乐”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