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昌乐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创新+暖心”|昌乐法治化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爱昌乐

2021-02-25 10:47

昌乐融媒2月25日讯(记者 张云 庞晓鹏 刘小林)“营商环境”是现在绕不开的一个热词,哪儿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儿走、资金就往哪儿流、项目就在哪儿建。2020年,我县成功举办中国(昌乐)国际宝石博览会,全年签约项目150个,到位资金超过90亿元,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团队)111名(个),3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在全省最先实行进口多式联运“一单制”,进口货物“一票”直达昌乐,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90亿元。  

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条主线,我县实实在在为企业服务,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先后被确定为全省“一业一证”“一链办理”改革试点县,全市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暨“拿地即开工”现场推进会议在我县召开,出台营商环境“26条”和法治政府、效率政府建设“双10条”,入选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率先推行行政案件快速办理,涉企网上立案率达到100%。  

改制度降成本  

重市场促发展  

在企业反映最强烈、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取得突破,用实际行动增加企业和企业家的获得感,这是我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围绕全县重点工作,我县新承接10项省级改革试点任务。率先完成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扎实推进。  

我县聚焦项目快速落地,全面服务经济发展,针对全县重点项目,选址布局、环境保护等指标,深入分析研判,及时规避投资风险,为中德产业园、梦金小镇等56个项目提供预评审服务,把好“准入关”。  

为深入探索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我县为项目服务铺好“路线图”,实施“四个同步”并联办理,为项目铺设审批路径,制定工期表,定期调度项目进展,解决存在问题。目前,已为汇锋新材料等20个项目按照“拿地即开工”模式铺设审批路径。  

在“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实施过程中,项目方准备材料“跟不上”是最突出的问题,为保障项目顺利落地,我县着力打造“项目圆心”服务品牌,始终将项目诉求置于工作的“圆心”位置,当好项目服务“店小二”,全时段、全方位、全领域为项目单位提供科学、精准、高效的帮办代办服务。目前,已建立26个项目帮办代办群,为中节能等60余个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200余次,项目负责人减少跑动100余次。  

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审批流程,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系统平台,先后颁发全县首张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和首张“三证合一”施工许可证,切实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2019年以来,“拿地即开工”已经在我县成为常态。整个流程中,“拿地”过程中的土地挂牌及成交公示需要35天,这是办理时限最长的事项,也是不能变动的法定时限。我县围绕这个不能压缩的核心“拿地”过程进行流程再造,将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批前公示、施工图审查等14项手续提前,并行推进土地竞拍手续和各类工程审批手续,将“分步走”改为“齐步走”,最终“山顶聚齐”,确保“拿地”的当天,能够同步完成“四证”手续办理,具备开工条件。  

简优审批服务  

便利投资兴业  

政策实不实,关键看落实。  

昌乐这个“店小二”当得怎么样?有没有找准企业的痛点和难点?最终的成效如何呢?这恐怕还要用数字和事例说话。  

“以前在其他小区买房子办证,需要到服务大厅签字,至少要请一上午假,还得跑很远路,挺麻烦。现在确实方便,抽空到售楼处几分钟就办理完成了,省时省力,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服务点赞。”帝都上品业主张伟谈及自身感受时说。  

在帝都上品小区售楼中心,不动产权登记“网上办理”业务受理处挤满了前来签字办理的业主,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也来到现场,对网上办理相关事项进行业务指导。  

“业主现场申请后,由我们项目工作人员将所有材料通过‘一网通办’平台传到不动产登记中心,经审批发证后,再由我们开发企业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大厅集中领取证书。工作时限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缩减到1个工作日,为业主减少了来回跑办业务的麻烦。”帝都上品售楼处经理吴海丽介绍。  

与以往办理不动产登记模式相比,由在不动产登记大厅办理变为互联网平台办理,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企业和个人都可查询登记信息、申请不动产登记、上传申请资料等服务,实现了办理不动产登记“不见面”“零跑腿”,在服务上与企业“心贴心”,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自从2020年6月30日,山东省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后,我县完成不动产登记系统与省‘一网通办’平台对接,实现了登记业务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反馈、现场核验、一次办结、随到随办的‘一网通办’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登记科工作人员孟凡圆介绍,“2020年以来,我们推动不动产登记业务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共发放不动产权证书、证明26140本。”  

为直面企业关切点,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2020年6月11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思维,为解决碧桂园项目道路开口问题,各单位等部门赴项目现场,高效协作;6月12日上午,办理完毕道路开口所需要的规划意见、城市道路挖掘许可证、树木移植准予许可通知单等所有手续,并一次性发证给企业。从项目提出申请,到办理完成所有审批手续,不足24小时。  

“我们一直以为要花费很长时间,没想到一天就办好了!昌乐的道路开口手续,与其他地方相比,能节省半个多月时间,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这离不开县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协作。”碧桂园项目方有关负责人高兴地说。  

把便捷带给企业,把复杂交给系统,把高效留给政府。这是我县优化流程再造、实施“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我县在全省率先实施“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设立服务专区,建立服务专班,实现由“单个事项一次办好”到“一件事涉及的多个事项一次办好”的服务升级。  

我县打造“多事一链办、多环一起转、数据一体化、多果一起出”主题式服务模式。首批13项主题式服务事项,办事群众申请材料平均减少68%,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4%。  

现如今,我县企业只需到一个窗口、填一张表单、交一套材料、走一个流程。原来平均经过7个环节、跑7个部门窗口、提交29份材料、需26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现仅需跑1个综合受理窗口、平均提交9份材料、需12个工作日即可完成。目前,共有101个“一件事”实现“一次办”。推行“目录之外无收费”,梳理公布99项行政审批服务收费目录。已颁发宾馆、民办幼儿园等11个行业综合许可证。  

2020年,全市首个“区域链条”金融项目在昌乐落地。全市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暨“拿地即开工”现场推进会议在我县召开。省委办公厅《今日信息》刊发我县“一件事一次办”经验做法。《大众日报》、潍坊电视台《潍坊新闻》对我县做法予以报道宣传。我县被确定为山东省“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县及“山东省政务服务‘一链办理’工作试点县”。同时,我县被命名为第一批“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  

优化监管执法  

推进政务延伸  

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赶超发展的金字招牌。近年来,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建设廉洁、务实、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根据省、市工作部署,我县出台营商环境“26条”和法治政府、效率政府建设“双10条”。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免罚清单机制、法律服务代理机制、限时清欠机制和企业诉讼纠纷绿色通道的“四机制一通道”服务,同时,全面梳理镇(街、区)和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积极推动上网规范运行,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工作,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企业发展与科学的产业布局分不开,更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暖心服务分不开。我县采取有力措施,准确把握和回应群众诉求与关切。在服务模式的人性化、便捷化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制度,扎实推行预约、延时和主动登门服务,以延时服务为例,月均达100余次;为加大有效评价,重新设计和印制免填写“名片式”评价卡,办事群众可随时随地、逐事逐人进行“好中差”评价,也可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我县以此查漏补缺,对症施策;开通审批服务办件邮政免费快递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同时出台《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十不准》,坚决打击“黑中介”;建立新闻媒体随队执法制度,主动邀请大众网、昌乐县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媒体的记者现场参与执法活动15次。发放监督卡,公布监督电话,聘请3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作为执法监督员,对执法人员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实现文明、规范、依法执法。  

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立足方便企业“家门口”办事,高标准打造65个社区便民服务站;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到镇(街、区)、延伸到社区,形成镇级78项、社区62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梳理14项基层高频事项,明确网上办理流程,推动实现“不见纸质材料审批”。目前,14个事项已网上办件7229件。同时,加强帮办代办员业务培训,强化考核和督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规范、优质、高效服务,不断提升基层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结语:  

群众有需求,政府有回应。而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纵深推进,折射出我县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市场主体迸发新活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速度与激情的背后,正是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清晰主线——有了好的营商环境,加快发展才有支撑,增强后劲才有基础,奋发赶超才有希望。

打开“爱昌乐”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