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昌乐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千村万户看小康 | 潍坊昌乐庵上湖村“后来居上”

爱昌乐

2020-09-28 08:28

微信图片_20200928082543

从航拍看昌乐县五图街道庵上湖村,低矮的平房青瓦白墙,掩映在茂密的绿树间。村里最高的建筑就是二层服务中心小楼,旁边是连片的冬暖式大棚。  

虽然没有发展高楼洋房,不过富裕起来的庵上湖村,变化在“内里”。  

村里,每天都有考察团队来来往往。今年32岁的李晓强8年前返乡,在村里负责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和餐饮接待。单是这项参观学习的产业,一年有八九十万元的收入。  

而20年前的庵上湖村,可以说要啥没啥。700多口人,800来亩地,周边连条宽阔点的主路都没有,村里没有一点集体积累,在当地是个有名的“贫困村”“空壳村”。  

“那时候我们找了辆三轮车,天天拉着村民去寿光等种大棚多的地方干劳务,天不亮就出发,天黑才回来。”村党支部书记赵继斌说,来回干了2年,不少人就有了学习寿光等地种植蔬菜大棚的想法。  

不过,庵上湖村人均只有一亩多土地,建个大棚横竖都会占用到别人家的地。为流转土地,赵继斌带着村干部去做工作,穷怕了的老人担心吃不上粮食,死活不同意。  

2001年,村里用先流转出来的部分土地,种了7个西瓜大棚作试验,第一年每个棚就收入了1.3万元,顶得上种10年粮食。第二年,村里的土地就全部流转了出来。  

庵上湖村民的土地确权证与别处不同,家家户户知道有多少亩地,所占股份数,但却不知道地块在哪儿。  

原来,为了便于统一规划,庵上湖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时,采取“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方式进行确权登记颁证,按一亩一股的标准全部入股村里成立的华安瓜菜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每股每年固定享有700元保底分红。  

后发赶超,如何转化为发展胜势?2007年,村里15名党员带头,6名群众参与,种了8亩韭菜。韭菜不打农药,靠着“农法”和杀虫灯,在年底收获了第一茬韭菜,卖到了每斤20元。这让赵继斌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他们创新实施了社员积分制,将农产品药残检测结果纳入村规民约。  

检测员赵玉兰告诉记者,庵上湖村自建了高标准农药残留检测中心,检测员会对外销瓜菜批批检测,对每家每户的检测结果计入积分制考核。检测瓜菜药残超标一次,社员不享受合作社分红,药物检测不合格的直接作退股处理。  

运行一段时间后,党员干部发现效果很好,于是写入村规民约,并复制到党员考核上来,到了年底与评先树优、村内福利等结合起来,最后融入到整个乡村治理过程中来。  

记者了解到,因为2019年尚未分红,通过2018年社员分红看,积分最高的一人获得了分红10860元,是保底分红的15倍。通过积分量化考核,充分调动起社员抓好瓜菜质量的积极性,打响“庵上湖”食品安全品牌。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43户,标准化绿色瓜菜基地面积1200亩,辐射带动周边18个村建设无公害蔬菜。  

如今,“后来居上”的庵上湖村已成为年收入90多万元的富裕村,合作社资产3000多万元,居昌乐县农业村前列。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5万元,户均12万元。同时,通过合作社赠股、帮扶发展等方式,使贫困户等困难群众稳定脱贫。  

集体经济由弱变强,还得益于厘清产权关系。合作社与村集体是不是一回事?赵继斌认为,如果分不清楚,就会有从“左手”到“右手”的风险,还削弱了合作社参与市场经营的能力。  

2015年11月23日,村子注册成立了庵上湖村经济股份合作社,把村集体的136.4亩四荒地、88万元经营性净资产,作为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资产量化到个人,每人一股。每股折算成1300元和共计134.19平方米土地,入股华安瓜菜专业合作社,参与经营收益分配,村民变股东。合作社占用的集体资产,变成了集体所持的股份,厘清了集体与合作社的产权关系。  

“为了不让利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在合作社股权设定上,每名社员终生持股不能超过150股。”潍坊市市场监管局派驻五图街道庵上湖村“第一书记”王振成说,在后备干部培养上,该村选取3-4名年轻同志放到一线进行培养锻炼,谁优秀用谁,谁优秀谁上。  

权能改革,实现了藏富于民。年轻人也有了返乡创业的干劲,除了李晓强,青岛农业大学毕业的赵静、在国企工作的胡守忠等50多名年轻人如今回到了村里,负责乡村旅游、农业技术等业务。(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打开“爱昌乐”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