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昌乐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领头羊” “火车头” | 昌乐 “党支部+合作社”让村级集体经济“华丽转身”

爱昌乐

2020-07-03 09:04

昌乐融媒7月3日讯(记者 赵睿 通讯员 张静)“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蔬菜后期的管理。”日前,在红河镇凤凰岭田园综合体扶贫大棚内,埠南头村党支部书记王江堂正与种植户王民堂就今年无土栽培蔬菜种植情况进行技术交流。“以前没有经验不敢种,如今有了你这个带头人,村里还定期派人负责技术指导,绝对种不孬!”望着这一茬无土基质栽培的高品质黄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王民堂信心满满。  

埠南头村有耕地1470亩,其中岭地1070亩,洼地400亩,基本上都是麻刚沙地,种啥庄稼啥不收。以前村民基本上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年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如今,这个村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收入比以前多了近十倍,户年均纯收入达到10万元。近五年的时间,埠南头村由一个无资源优势、无地域优势、无产业优势的“三无”村变成今天的带头村、富裕村、示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每年达到50万元,先后被评为“省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在王江堂看来,促使发生这种重大转折、巨大变化的,正是得益于村党支部围绕乡村振兴,探索实行“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组织群众“抱团”发展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农村电商。  

“我觉得咱们党支部就是‘领头羊’‘火车头’,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是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咱们干不好,就不配做一名共产党员。”2016年4月,在每月一次固定举行的主题党日活动上,针对如何扭转“村民各干各的”、分散经营的粗放模式,王江堂对全体党员干部发出这样的“呐喊”。当年7月,支部经多方考察,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借助农村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的有利时机,带领部分党员、群众发起创办了凤凰岭果蔬专业合作社、兴农黄烟专业合作社,陆续建设了40个高标准冬暖式高温大棚,引进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水生蔬菜种植,逐步统一园区规划、田间管理、品质控制、包装销售,实行品牌化、定制化运营。如今,当地生产的蔬菜、水果远销北京、上海等地,进入大型超市专柜,比普通果蔬价格高出3倍,每个大棚比普通种植户多收入5000元。  

看到效益好,大伙入社积极性上来了,先后又有10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瓜菜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多万元,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逐步走上了一条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良性发展道路。2018年,党支部在推动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吸引工商资本下乡,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凤凰岭田园综合体,注册“泉子崖”商标,发展无土栽培蔬菜300余亩、生态百果园400余亩,开展了私人定制果蔬配送服务,初步形成了集现代农业、观光采摘、休闲旅游等元素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田园综合体”。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融入当地产业发展中,放大了村集体资源优势,党支部凝聚力、号召力、组织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得到群众认可、拥护,双方走得更近、贴得更紧了。  

同埠南头村实行“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实现“华丽转身”一样,我县许多村也正发生着嬗变。近年来,我县大力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带头、全民参与,推动党建与经济融合发展,走合作发展、成果联享、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目标。昌乐县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505家,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29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5家。2019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行政村有24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5.4%。今年3月,我县研究制定了深化推广“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助推乡村振兴的12项具体举措,强化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将党员干部推到合作社管理的关键岗位,实现村社干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凝聚政策合力,实施专项财政奖补、预留5%建设用地指标、鼓励拓展涉农金融业务、吸引科技人员入股,努力发挥政策最大效应。  

纵观昌乐县合作社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组织领办合作社,到建设网上生鲜购物平台、定制化服务,再到建设对接服务1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火山农业合作社产业联盟,每一步都离不开基层党支部的担当负责、改革创新。选择“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找准一个好的载体,走对了路子,全面融入乡村振兴大潮,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打开“爱昌乐”看评论